文學的起源來自於生活,文學的內容在於反映生活。文學創作者在生活中深入觀察、理解並感受,將其所觀所感形諸文字、鑄成意象,建構一個更真實的存在,在其揭示深刻的生活本質之際,對現實生活即是一種超越與提昇。 龍應台曾以「白楊樹的湖中倒影」來比喻文學,說明文學的功能就是「使看不見的東西被看見」。(龍應台《百年思索序》)當今,在「淺碟」文化的氛圍下,人們面對資訊與生活總是快速解讀、盡情消費,懶得多元思考,更無從體會抽象的美感經驗。「文學與生活」的課程即是透過文本的閱讀,以「專題式」的討論方式,拓展我們的心靈視野,讓我們在面對現實生活時能有更深的感動和更廣的省思。 「文學與生活」所包涵的內容很難加以明確定義,本課程主要是從具體的食、衣、住、行開始,延展至人際情感、自然情懷,乃至於生活省思與美感經驗等抽象思維,其討論焦點盡量與當代盛行的文學議題結合,以呈現當今文學書寫的多樣性。
|